凍干樣品表面裂紋深度剖析 二維碼
發(fā)表時間:2024-12-10 18:00 在凍干實驗或生產流程中,若發(fā)現凍干樣品上表面產生裂紋,著實令人困擾。下面就深入探究一下其成因。 一、產品自身特性相關因素 (一)成分與結構 當樣品包含大量溶質,例如高濃度的蛋白質、糖類或鹽類時,在凍干過程中,隨著水分升華,溶質逐漸濃縮。結晶過程所引發(fā)的應力變化,極有可能致使表面開裂。以高濃度蔗糖溶液的凍干為例,蔗糖結晶就會產生不良影響。此外,若樣品微觀結構不均衡,像是由不同粒徑顆粒構成的復合材料,凍干時不同顆粒間結合力存在差異,水分散失速率也不一致,應力便會在表面聚集,進而產生裂紋。 (二)初始形狀和厚度 樣品厚度過大是不可取的。厚樣品內部水分擴散至表面的路徑漫長,表面水分升華迅速,率先形成硬殼,而內部水分持續(xù)升華會使壓力增大,最終導致硬殼無法承受而破裂。例如部分塊狀生物樣品,厚度超過 10mm 時就容易出現這種狀況。形狀不規(guī)則且?guī)в屑怃J邊角的樣品同樣存在問題,邊角處水分升華速度快,應力集中,棱柱形樣品的棱角部位就極易出現裂紋。
二、凍干過程參數相關因素 (一)冷凍速度 冷凍速度過慢,冰晶會生長得較大,升華后留下的空隙大,結構疏松,容易出現塌陷和裂紋;冷凍速度過快,內部微小冰晶在升華時也可能引發(fā)應力變化,從而導致裂紋產生。對于溫度敏感的生物樣品凍干而言,冷凍速度不當就會引發(fā)嚴重后果。 (三)干燥速度(升華和解析干燥) 升華速度過快時,表面水分迅速消失,內部水分來不及補充,硬殼就會破裂。這通常是在真空度高且加熱溫度控制不佳的情況下發(fā)生的。解析干燥階段,若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,樣品會過度干燥而變脆,在內部應力作用下,表面便會開裂。 1.真空度 真空度高時,水分升華速度快,容易造成硬殼破裂;不穩(wěn)定的真空度會使樣品內外壓力差不斷變化,同樣會產生裂紋。一旦凍干設備的真空系統(tǒng)出現故障,樣品就會受到影響。 2.擱板溫度 擱板溫度升高,樣品表面升溫迅速,水分升華加快,溫度梯度增大,內部水分遷移不均勻,應力集中于表面,從而產生裂紋。某些藥品在擱板溫度超過 30℃時就可能出現問題。 聲明:此篇為北京四環(huán)起航科技有限公司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載請標明出處鏈接:http://www.722m.cn/h-nd-675.html
|